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吴氏太极拳口令,以及吴氏太极拳讲解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吴氏太极拳口令一、起势1. 两脚并立,两臂前举。
2. 屈膝按掌。
二、野马分鬃1. 转体运臂。
2. 抱手收脚。
3. 抱手转体。
4. 弓步分手。
三、揽雀尾1. 左掌跟转体分手。
2. 左臂内旋收手。
3. 右转体。
4. 弓步揽雀尾。
A式左揽雀尾:转体撒手——抱手收脚——转体——上步——弓步搭手——后坐引手——前弓步揽雀尾。
B式右揽雀尾:开步——转体撒手——抱手收脚——转体——上步——弓步搭手——后坐引手——右转体分手——弓步揽雀尾。
四、单鞭1. 转体运臂。
2. 转体左脚内收上步。
3. 弓步推掌。
五、云手(三扇门)1. 右脚内收,两手交错。
2. 云手(左右各五次)。
3. 左脚上前一步,两掌下落。
六、单鞭(重复前述)七、高探马(穿心肘)1. 跟步翻掌。
2. 转身扣脚。
3. 虚步分手。
4. 穿心肘(探马)。
八、左右分脚1. 并步抱手。
2. 分脚分手。
3. 并步抱手(定势)。
4. 上步跺脚。
九、转身蹬脚(穿心脚)1. 后坐转身——抱手收脚——抱手提膝——蹬脚。
注意转身时必须上体保持中正,不能上下扭曲。
在抱手提膝时要配合发劲吸气,这样有助于丹田发力,同时蓄气待发。
蹬脚时两手须向前拨伸,用掌外侧用力,不要向上方,注意保持身法要领。
转身与分脚蹬踢应紧密衔接,连贯一气,劲力顺达。
十、双峰贯耳(左)并步按掌(定势)左右式各一次1. 右脚内收,两手下落,立正起势。
注意下落时要保持沉稳,立身中正,不要前俯后仰或晃动失中。
两手下落时不要向上方拨弄,应向下向后顺势拨落,再向前合于腹前成抱球势,两臂撑圆,两腋半虚,如封似闭,保持身法要领不变。
两腿相合,立身中正,不偏不倚,以意运拳,以气贯劲于两手之间。
起落之势如抱西瓜,有起必落之理;如拿重物,有举必有放之意;身法要灵活自然,不可呆板僵硬;用意不可过重,以轻灵活泼为佳;贯劲于两手之间时,要全身一齐动作,沉肩坠肘,以腰为轴,不可偏重一方;两掌贯劲时要微微向左右两侧分开一些,不可向中间并力;贯劲时要保持沉稳含蓄之势,不可显露过于刚硬或外张太过;两手心在动作过程中始终向下或微向后翻转,两手两臂要有向外拨开之意;同时还要注意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和内气下沉丹田,以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和平衡;两腿相合时要注意保持身体中正不偏,不要出现起伏摇摆或重心不稳的现象;眼神要随手动势而移动,但眼神要集中于动作之末端或力点上,做到意到、气到、劲到,以意使气,以气运身,内外合一。
2. 两掌翻转向上向前下贯劲成双峰贯耳之势;同时两腿相合;两掌下落时再向前按出成并步按掌之势;左右各一次为一组动作;动作过程中要保持沉稳含蓄,上下相合;眼神始终随手动势而移动;动作过程中要保持身体中正不偏,重心稳定平衡;并步按掌时两手心向上翻转;两腿相合时要注意屈膝松胯;两手向前按出时要注意沉肩坠肘;双峰贯耳时要注意两腿外旋裹紧身体,。
关于吴氏太极拳口令和吴氏太极拳讲解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广州永久体育运动网,本文标题:《吴氏太极拳口令_吴氏太极拳讲解》